主讲题目:中亚造山带东段晚古生代-早中生代构造演化
主 讲 人:赵盼,副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主讲人简介:
赵盼,2008年本科毕业于中山大学地球科学系,2014年获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和法国奥尔良大学地球科学系联合培养博士学位,分别在台湾大学进行博士后工作和德国图宾根大学洪堡学者工作,现在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从事构造地质学、和古地磁学等方面的研究。在中亚造山带和古地磁学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运用构造古地磁研究方法对中亚造山带东段内蒙古和蒙古地区二叠纪地层进行研究,确定内蒙古和蒙古地块二叠纪与华北克拉通具有相同古纬度,结合构造地质学和沉积学等
报告1: 高精度地震波成像方法及其应用
报告2: 地震破裂传播相图及其物理意义
报告人:陈晓非 院士(南方科技大学)
报告人简介:南方科技大学讲席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1982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系地球物理学专业,获学士学位;1985年在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获硕士学位;1991年在美国南加州大学地球科学系获理学博士学位。1996年回国工作,曾先后任教于北京大学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6年9月加盟南方科技大学。一直从事地球物理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发表论文百余篇,已培养20余名博士和30余名硕士,曾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杰青项目、优秀创新群体项目、重点项
主讲题目:长白山火山和日本湖相沉积记录的全新世火山灰年代学研究
主 讲 人:陈宣谕博士,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主讲人简介:
陈宣谕,2012年本科毕业于中山大学地球科学系,2019年5月获伦敦大学皇家霍洛威学院博士学位,现于中科院广州地化所从事火山灰年代学研究,在研究所的支持下主持建立显微火山灰实验平台,合作者为徐义刚院士。陈宣谕的博士论文工作率先将在欧洲起源并且世界领先的显微火山灰提取和分析技术运用到东亚重要的古气候记录中,取得了如下认识:(1)建立了长白山近-远源火山灰地层关联,厘清了千年大喷发火山地层,验证了该喷发无跨区域的气候、环境效应,实现了利用火山灰冰芯年
主讲题目:青藏高原隆升与环境影响
主 讲 人:丁林院士,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
主讲人简介:
丁林院士,198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学系,1991年于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获硕士学位,1999年于该研究所获博士学位,201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中科院青藏所研究员,学术副所长,中国科学院大陆碰撞与高原隆升重点实验室主任,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地质系Adjunct Professor。长期从事青藏高原地质学研究,在青藏高原大陆碰撞-大陆俯冲-高原隆升及其对资源环境影响等研究领域做出了系统的创新成果。提出了印度大陆与欧亚大陆碰撞时间和方式的新认识,发现了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大型
主讲题目:造山带橄榄岩:岩石成因与构造过程
主 讲 人:张宏福院士,西北大学
主讲人简介:
张宏福院士,1985年毕业于西北大学,1988年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获硕士学位,1998年在伦敦大学获博士学位。201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主要从事大陆岩石圈地幔地球化学研究。在地幔地球化学基础理论和技术方法探索等前沿科学领域做出了重要创新性贡献。提出橄榄岩-熔体相互作用不仅造成岩石圈地幔组成和属性发生了根本性转变,而且最终导致了华北克拉通破坏的新观点,并证明其具有全球普适性。开拓了非传统稳定同位素(Li-Fe-Mg)在地幔地球化学中的研究方法,揭示了地幔组成转变过程中熔体的性质
主讲题目: Railway structural health monitoring with satellite radar interferometry (基于空间干涉孔径雷达技术的火车轨道结构健康检测)
主 讲 人:常玲 助理教授 (荷兰University of Twente)
主讲人简介:
常玲,博士,目前在荷兰University of Twente担任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卫星微波遥感,图像分析,时序建模,数据融合等方面的研究。2015年在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地球科学与遥感系获得博士学位,2015年到2018年在同校结构工程系从事了三年的博士后研究工作
主讲题目:Insights into the geometry and kinematics of normal fault system from field observations(基于野外观测之正断层系统的几何学与运动学洞见)
主 讲 人: Dr. Efstratios (Stratos) Delogkos (Irish Centre for Research in Applied Geosciences (iCRAG), School of Earth Sciences, University College Dublin, Dublin, Ireland)
主
主题:岩浆运移与存储系统
主讲人:李伦副教授、陈双双副教授
时间:2021年6月17日上午,10:00-12:00
地点:A324
欢迎广大师生参加!
1 专业定位
地质学专业是依托中山大学建设世界双一流大学的办学定位,根据地球系统科学及我国科技、社会、经济发展对地质学科新型人才的需求,培养具有坚实地质学类基础知识、能洞悉国际前沿重大科学问题、引领地质学未来发展的学术型人才,以及能着眼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服务于重大社会生产实践的技术型人才。
2 培养目标
本专业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推动“五个融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具备厚实基础知识和宽广的专业理论基础、多元的知识结构、卓越科学思维能力和突出的创新能力、能熟练掌握地学工作的基本技能、能运用所学知识合理提出和分析地学相关科学的理论与应用问题、
2021年12月27日晚,我院张培震院士于中山大学珠海校区教学楼C501课室,为我院研究生讲授了一堂主题为”地球科学研究方法“的课程。课堂上,张培震院士寓教于乐、深入浅出,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同学们讲解了开展地球科学研究的四大步骤。
张培震院士为同学们介绍了两类科学研究模式,即归纳方法和演绎方法。张院士以大陆漂移假说的提出为例,重点讲述了利用演绎方法来开展科学研究的过程。第一,要学会获取新资料并综合现有资料,来发现问题。第二,要针对发现的问题给出科学解释,提出假说。第三,根据物理解释来推测其他现象。第四,通过实验观测来验证和完善假说。
张院士跟同
2021年12月27日,为深入学习领会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深刻理解全会的重要意义,准确把握全会精神的核心要义,深刻理解“两个确立”的极端重要性,我院研究生第四党支部在海琴四号楼C303室组织召开了专题党课学习,党委书记何晓钟同志应邀为同学们上党课。
何晓钟同志以《“数览”全会精神,奉献复兴伟业——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为题,从深刻认识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的重大意义、深入学习《决议》的文本内容、深入贯彻全会的重要精神三个方面,对六中全会精神作了讲解。
何晓钟同志以“三个重要决议、两个文件、三个需要、三次飞跃、四个伟大成就、五大历史意义、十条经验、1
各位同学:
根据研究生院关于对“优生优培”资助计划研究生进行学期考核的通知,现把我院2020学年第一学期“优生优培”资助计划研究生考核结果进行公示(详见附件)。
公示时间2021年3月5日~3月9日。
公示期间,对公示的结果有异议者,可以书面(邮件)方式向学院反映。
联系邮箱:haoy3@mail.sysu.edu.cn
附件:2020学年第一学期优生优培资助计划研究生考核结果公示
学院研究生办公室
2021年3月5日
各位同学:
根据研究生院关于对“优生优培”资助计划研究生进行学年考核的通知,现把我院2019学年“优生优培”资助计划研究生考核结果进行公示(详见附件)。
公示时间2020年9月16日~9月18日。
公示期间,对公示的结果有异议者,可以书面(邮件)方式向学院反映。
联系邮箱:haoy3@mail.sysu.edu.cn
附件:2019学年优生优培资助计划研究生考核结果公示
学院研究生办公室
2020年9月16日
2017年12月15日至17日,wanbetx体育党员骨干等一行19人,在王天琪常务的带领下,前往韶山干部教育学院,进行为期2天的专题党员培训学习。副院长杨小强、纪委委员王正海、副书记张照,以及教工党支部书记、党员骨干、学生党支部书记、积极分子等参加了本次培训。
韶山,是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的诞生地。在毛泽东铜像广场上,学员们庄严地向毛主席铜像进献花圈、鞠躬敬礼、重温入党誓词。在毛泽东同志故居、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毛泽东遗物馆、滴水洞等地的现场教学中,与会培训的学员深刻认识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是如何克服千辛万苦打下革命江山,又是如何带领我们中国人民站起来的。
各位同学:
根据我院全英骨干课程相关安排,学院拟定于12月初组织部分学生前往香港中文大学,开展为期2天的交流访问学习活动。 经过学生个人申请、学院全英骨干课程课题组老师讨论,党政联席会议审批,现将出访香港中文大学的同学名单公布如下:
苗亚洲 卢向红 黄 敏 唐 清 田 野
谢 樊 钱佳琪 秦咏辉 张艳灵 彭 慧
宾 钰 余晨颖 张洪宇 周启明 金睿智
龚志康 冯子鉴 梁 宇 陈国楷
公示日期:即日起至11月25日。
如有异议,请于公示期内将意见或建议反馈至如下邮箱:dkyxs@mail.sysu.edu.cn;或致电学